当前位置:BL耽美>情欲小说>红楼之挽天倾> 红楼之挽天倾 第207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红楼之挽天倾 第207章(3 / 3)

p;他再是安慰人,也不会说什么,宝玉只要好好读书,以其天资,年就可大展身手了。

&esp;&esp;世上最大的谎言,大概就是,只要我努力,只要我用心,我就……

&esp;&esp;这和躺在床上、雄心万丈,几无二致。

&esp;&esp;贾政面色感激,点了点头,说道:“珩哥儿,多谢你方才提点宝玉,宝玉以后还要你这个当兄长的多费心才是啊。”

&esp;&esp;方才贾政那一句“珩哥冷脸不语”,还真不是和王夫人开玩笑,而是从心底就这么认为的,经过让宝玉观查账、写观后感一事,贾政业已将贾珩视若宝玉之师。

&esp;&esp;试问,学校老师现在都不管他了,为人父母者乍听到这句话,该多绝望、无助?

&esp;&esp;贾珩沉吟半晌,说道:“二老爷,这是应该的,只是宝玉这性子,不说出将入相……”

&esp;&esp;贾政叹了一口气,道:“珩哥儿莫说什么出将入相,这个,我从未想过,他能中个举人,进士出身,当个小官,我就心满意足,可以告慰先祖了。”

&esp;&esp;出将入相,多少人都无法做到,他自己都做不了。

&esp;&esp;贾珩面色默然,心道,中举人、进士出身?这都能主政一方了,这还是在望子成龙啊……

&esp;&esp;想了想,也不好冷却贾政的心思,就说道:“二老爷说的是,如我们荣宁二府这样的人家,历经四代,富贵已极,其实,倒也不需他在宦海搏杀,但想维持家声不堕,也不能在朝中没有做官的人,宝玉这个性子,能不能科举入仕,需得再过二年看看罢,纵是不能科举为官,也需得让他知道家业肇始之艰,能多一些男儿担当来。”

&esp;&esp;后世有一种说法,为何厅局……他们的孩子没有从政,而是去经商的经商、搞艺术的搞艺术、出国的出国?

&esp;&esp;因为,市场经济的繁荣、社会分工的细化、法治社会的进步,给予了不同禀赋的人更多的职业选择和社会定位。

&esp;&esp;当然,以上是前提之一,关键在于权力无法世袭,权力的变现也需要承担风险。

&esp;&esp;上一辈人走到的高度,往往是时代和个人奋斗的结果,下一辈人,大多数都难以复制,无法做到比上一辈更出色。

&esp;&esp;即父亲是厅,孩子除非考进部委这样的平台当老黄牛,能混到处的都是寥寥,大多数只能在科级打转儿,更不要说主政一方。

&esp;&esp;还不如将父辈的资源、平台、见识,在一切向钱看的时代,尽量转化为财富,维持家族和个人的阶层地位不堕。

&esp;&esp;所谓一辈从政,二辈经商,三辈混娱乐圈……

&esp;&esp;贾政听着贾珩所言,点了点头道:“子钰所言甚是。”

&esp;&esp;贾珩面色顿了下,又是微笑道:“不过,我看兰儿是个读书种子,假以时日,未必不能举业有成。”

&esp;&esp;兰桂齐芳,有种说法,红楼原著中,宝钗与宝玉的儿子唤作贾桂,与贾兰最后都科举为官,重振了贾府,做了新朝的官。

&esp;&esp;故而才有李纨的判词:

&esp;&esp;桃李春风结子完,到头谁似一盆兰?如冰水好空相妒,枉与他人作笑谈。

&esp;&esp;当然最后两句有说,李纨熬得昏惨惨黄泉路近,故而被人笑谈。

&esp;&esp;但按着时人科甲出身,光宗耀祖的观念,哪怕李纨去世后被封为诰命,也应是光前裕后,含笑九泉,何言与他人做笑谈呢?

&esp;&esp;好比后世,寡妇拉扯着儿子长大成人,待儿子事业有成,为官作宰,哪怕熬得油尽灯枯,没有享过一天福,世人也不会笑谈,而是对一位伟大母亲的肃然起敬。

&esp;&esp;如果做了新朝的官儿,似乎就说得过去了,背弃祖宗、被发左衽……

&esp;&esp;贾珩面色幽幽,将心头一些发散的思绪压下。

&esp;&esp;提及孙子,贾政面上的愁闷果是散去许多,既是欣慰又是惋惜,叹道:“兰哥儿像他父亲啊,子钰你这个当叔的,以后还要多提携、指点他才是啊。”

&esp;&esp;贾珩点了点头,道:“我会的。”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