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对于同性恋群体很难找到合适的伴侣,你怎么看?”陆时话锋一转。
&esp;&esp;“怎么忽然问这个问题?”卢希安走在前面,有点困惑地问着。
&esp;&esp;“有个加了好友的粉丝朋友问了我,想我给点建议。”
&esp;&esp;“现在的同性社交真的太快,人又太多,整体步调都和现代节奏保持一致:效率优先。如果不是一见钟情,真的很难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,去磨合成适合彼此的样子。毕竟总是想着,没事,这个不行就换下一个。”
&esp;&esp;“确实,现在就是个快餐时代。”陆时点了点头。
&esp;&esp;“在一段感情里面,不管同性还是异性。同频真的很重要。不管是天生的心有灵犀,还是后天的相互磨合,总要保持住互相觉得舒服的频率,才能长久相处。”卢希安继续补充着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。
&esp;&esp;这个问题,陆时在最近看的一个综艺《夏日咖啡男子》里稍微获得了一点启发。这个综艺是他目前看过比较反映圈内交友现状的男男恋爱综艺,其中的第4、5集特别能让人共鸣:有的人遇到心仪的对象会火力全开,全面出击,而有的人则喜欢慢慢相处,日久生情。每个人因为各自的经历,各自的状态都会有所不同。同频确实很重要。
&esp;&esp;陆时想起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的感慨,问道:“如果男人可以生育,同性可以结婚,或许一切会容易很多吧。”
&esp;&esp;卢希安极为理智地回复着:“如果男人和女人一样有生育工能,就不存在性别差异,也就不存在什么异性恋和同性恋的区别了,我们还是要基于现实才行……”
&esp;&esp;“你还别说,现在有种abo小说,在这个体系下男人就是可以的。”
&esp;&esp;“怎么说呢,绝大多数涉猎abo小说的人都认同这一设定最本质的目的,还是合理化同性爱情和打破生育壁垒,以方便情节的发展。abo的性别结构提供了人类在另一种社会形态中的可能性,以女性为主的写作者和阅读者在认同这一框架的前提下,在这个世界里探索与思考。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性少数群体来说,这类小说无法帮助他们真正地自我认同,也无法反应他们的真实困境。”
&esp;&esp;“你确实说对了,这类作品的写作者和阅读者都是女性是绝大多数。”陆时停顿了一会,好像想起什么了,又继续开口道:“还有种观点觉得性取向一点都不重要,物质条件才是真正重要的,一个人只要条件够好别说是喜欢同性,哪怕有再奇怪的性癖都能找得到对象满足,而一个人条件差了,就算是主流异性恋又怎样,还不是找不到对象。”
&esp;&esp;“一定程度上来说,虽然残酷,但现实就是这样。”
&esp;&esp;“印证了顾里的金句,‘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’。”
&esp;&esp;“哈哈,不过性取向还是挺重要的。至少对在现阶段生活在大陆的同性恋来说是挺重要的,因为同性恋就是要比异性恋承受更多的一些东西。”
&esp;&esp;说着说着,也到了此行的目的地,小夜盲咖啡馆。
&esp;&esp;在陆时心中,它符合所有城市角落里的咖啡馆的样子。推开玻璃门,清脆而怀旧的风铃声随之响起。馆内装饰物满满当当,主理人的书籍堆满陈列柜,布艺沙发、折叠椅、旧式长木桌混搭在一起,50平米不大的空间一眼就能扫全。
&esp;&esp;这里没有热情而主动的服务、没有叽叽喳喳忙着拍照修图八卦的少女、没有奇奇怪怪的网红装饰、没有浓烈的商业气息。……很巧妙的是,来的人都有默契的在维持这难得的绝佳氛围。店主和客人,也仅用味道做交谈。
&esp;&esp;轻快的音乐伴随着磨咖啡豆的机械声、打奶泡的嘶嘶声和温润馥郁的咖啡香。
&esp;&esp;两个人点了两杯卡布奇诺和一块巧克力覆盆子蛋糕,喝着咖啡,吃着蛋糕,聊着天。
&esp;&esp;世界纷繁复杂,此刻却温柔顿生,不再张牙舞爪。这种安心是彼此给予对方的。
&esp;&esp;第26章
&esp;&esp;陆时和卢希安从小夜盲咖啡馆往回走的路上看见了挺温暖的一幕:一个外卖小哥,蹲在一个小区树下,像只黄色兔子一样,一蹲一蹲地捡拾着散落树下的小花,小心翼翼地吹干净,放进每个外卖袋子,然后开心地离开了。
&esp;&esp;陆时用手指着外卖小哥离去的方向,说道:“你看,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爱着别人,爱着这个世界。”
&esp;&esp;顺这外卖小哥的方向望去,俩人看见远处的山上还有半个月亮,洒下银辉如水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