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思想降低了女子的地位,它是女子地位降低后的结果。”
&esp;&esp;福清很是不解,那是为什么?
&esp;&esp;陈景恪解释道:“不论男女,社会地位皆取决于,他们在生产活动中起到的作用。”
&esp;&esp;“宋朝之前,要么因为乱世人口稀少,要么国家强大疆域辽阔。”
&esp;&esp;“比如大唐就是两者兼有,人口最多的时候也就五千多万,可是国土面积非常辽阔。”
&esp;&esp;“平均一下堪称地广人稀,所以总体依然是缺人。”
&esp;&esp;“总之就是,国家缺人所以鼓励女子早婚和改嫁。”
&esp;&esp;“因为缺人,女子也要参与生产活动,是很重要的劳动力。”
&esp;&esp;“所以,当时女人的地位虽然不如男人,却也并不算特别低。”
&esp;&esp;“你想想宋朝是什么情况?”
&esp;&esp;“最强大的北宋,也就占据中原和江南,巅峰时期人口达到了一亿两千万。”
&esp;&esp;“南宋更是偏安一隅,巅峰时期人口达到八千余万。”
&esp;&esp;“所以,宋朝最不缺的就是人,他们发愁的是人太多养不活。”
&esp;&esp;“在这种情况下,整个社会的风气就变了。”
&esp;&esp;“放宽了女子结婚的年龄,当时女子都是卡着十六岁的门槛成婚,十七八岁成婚的都大有人在。”
&esp;&esp;“寡妇改嫁,就成了被人鄙视的事情。”
&esp;&esp;“朝廷虽然没有明令禁止寡妇改嫁,却鼓励寡妇守寡,还给她们立什么贞节牌坊。”
&esp;&esp;“其实就是在变相的鼓励女子守寡。”
&esp;&esp;“还有就是,人口多国家就不缺劳动力,女人参与生产活动的空间被压缩。”
&esp;&esp;“不参与生产活动,彻底变成男人的依附品,又哪里还有社会地位可言。”
&esp;&esp;“所以,到了宋朝时期女人的地位一落千丈。”
&esp;&esp;“要知道,在北宋初年寡妇都能当皇后,可是没多久连改嫁都不允许了。”
&esp;&esp;“其变化之大,不可谓是不让人唏嘘啊。”
&esp;&esp;他说的寡妇就是章献明肃皇后刘娥,先是嫁给了龚美。
&esp;&esp;龚美没钱就将她给卖了,不知道周转了几次后被赵恒纳入后宫,最后更是成为皇后。
&esp;&esp;虽然在封后这件事情上,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对。
&esp;&esp;但最终她依然成为了皇后,更是在真宗死后临朝称制,离武则天只差一个名而已。
&esp;&esp;也正因为她没有走最后一步,再加上政绩相当优秀,世人盛赞其为女中尧舜。
&esp;&esp;和武则天的口碑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
&esp;&esp;至少在刘娥时期,女人的地位还没有下滑到妖魔化的地步。
&esp;&esp;之后就提不成了。
&esp;&esp;一旁的福清听的心情异常的沉重,作为女子她感同身受,自然很难受很憋屈。
&esp;&esp;然而,她虽然聪慧,却并没有打破世俗的勇气。
&esp;&esp;所以也只是感到难受,并没有悟出什么大道理。
&esp;&esp;对此陈景恪倒也不失望,如果她真的能悟到某些东西,对他这个当丈夫的来说,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。
&esp;&esp;人都是有私心的,他也有。
&esp;&esp;虽然他不介意让福清出去做事,但依然不愿意丢失一家之主的地位。
&esp;&esp;停顿了一会儿,等福清差不多消化完那些话,他才继续说道:
&esp;&esp;“经过元朝荼毒以及元末乱世的杀伐,大明至今人口不过七千万。”
&esp;&esp;“可是大明的领土却数倍与北宋,而海外分封制度的实施,又变相的让大明的土地扩张数倍。”
&esp;&esp;“七千万人口看起来不少,均摊到如此广大的地域,依然显得过于稀少了。”
&esp;&esp;“接下来百年,如何增加人口都是朝廷首要考虑的大事。”
&esp;&esp;“事实上,朝廷的风向已经开始转变了。”
&esp;&esp;“虽然朝廷没有明文要求寡妇改嫁,但你仔细想想,陛下自登基之后再没有立过一块贞节牌坊。”
&esp;&esp;“而且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