咳一声,并朝他使了个眼色。
&esp;&esp;陈景恪自然知道他的意思,就说道:
&esp;&esp;“诸位,太孙有个计划,需要军方的配合。”
&esp;&esp;“如果能够成功,可以让朝廷绕过文官直接向百姓传达信息。”
&esp;&esp;众人都有些惊讶,绕过文官和百姓接触?需要军方配合?
&esp;&esp;到底是什么方法?
&esp;&esp;朝廷治民必须靠文官,但同样也受制于文官。
&esp;&esp;这也是士绅阶层滋生的温床。
&esp;&esp;朝廷明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,却没有丝毫办法,只能妥协。
&esp;&esp;如果太孙真能绕过文官集团,让朝廷和百姓接触,那带来的影响可就太深远了。
&esp;&esp;朱元璋自然知道他要说什么,就配合的问道:
&esp;&esp;“雄英,你有何良策?快给皇爷爷说说。”
&esp;&esp;于是朱雄英就将自己的计划展开说了一遍。
&esp;&esp;就是在军队和预备役里进行教化,通过士兵向他们的家人传递信息。
&esp;&esp;也可以通过士兵,收集民间的信息。
&esp;&esp;“通过教化,可以增加军队对大明的忠诚度,统一军队的思想,也是提高战斗力的一种方式。”
&esp;&esp;“经过教育的退役士兵进入民间,就是一个个现成的先生,可以影响民间的风气。”
&esp;&esp;“且此举避开了文官和读书人,让朝廷又多了一个途径了解民间。”
&esp;&esp;“文官再想欺上瞒下,就要承担更大的风险……”
&esp;&esp;朱元璋将目光看向众人,问道:“诸卿以为太孙此法如何?”
&esp;&esp;徐达赞叹的道:“太孙聪慧,此真乃良法也。”
&esp;&esp;其他人也纷纷称赞,倒不是尬吹,他们是真觉得这个方法好。
&esp;&esp;朱元璋大笑道:“哈哈……那就依雄英之法而行,你们可要好好配合他才行。”
&esp;&esp;众人自然拍胸脯保证,一定好好协助太孙,将此事给办好。
&esp;&esp;接下来众人再次回顾了整个话题,从头梳理了新军制的要点。
&esp;&esp;并讨论了如何配合朱雄英做好教化工作。
&esp;&esp;一个大致的框架很快就被拿了出来。
&esp;&esp;至于细节,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。
&esp;&esp;不过这些事情就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了,他们只要把握大方向就行。
&esp;&esp;在这里,陈景恪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:文明治军。
&esp;&esp;“退役制度一旦实施,每年都会有大量老卒退伍。”
&esp;&esp;“如果还使用以前粗暴的管理方式,将士卒视为奴隶牲畜,非打即骂甚至残害他们。”
&esp;&esp;“这些老卒退伍后会如何评价军队?”
&esp;&esp;“普通人知道军队如此黑暗,还有多少人敢参军?”
&esp;&esp;“我相信,没有人愿意被万民恐惧唾骂吧?”
&esp;&esp;“为了军队的声誉,也为了以后能招募到足够的新兵,必须要改变治军方式。”
&esp;&esp;“不要求军队内部多么平等,但至少不能不把人当人看。”
&esp;&esp;“因此,我建议制定一部完整的治军之法。”
&esp;&esp;“士卒犯了错该如何处罚,最好有一个标准,不能任由军官喜好来。”
&esp;&esp;“如果军官残害士兵,要受到什么样的处罚,也要有个标准。”
&esp;&esp;“诸位以为如何?”
&esp;&esp;第274章 朱标要强化内阁
&esp;&esp;本来徐达等人对什么文明治军非常不以为然。
&esp;&esp;士兵不打不骂他们能听话吗?
&esp;&esp;不打不骂如何能训练出强悍的军队?
&esp;&esp;倒不是他们野蛮短视什么的,而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。
&esp;&esp;军队从诞生那天起,就伴随着暴力和压迫。
&esp;&esp;施行的都是最严苛的管理制度,大家也都习惯了这种方式,并将之视为真理。
&esp;&esp;你现在突然搞什么文明治军,那不是多此一举吗?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