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BL耽美>情欲小说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86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86章(2 / 3)

们具体谈了什么,只知道事后朱元璋下旨:

&esp;&esp;着太孙摄礼部、国子监、鸿胪寺事务……三衙官吏悉听调遣,不得有误。

&esp;&esp;这个任命相当突然,太孙才十五岁,且还未组建自己的班底,这时候就摄政务实在有点早了。

&esp;&esp;但随即大家就很平常的接受了这个认命。

&esp;&esp;朱雄英虽然很少露面,但之前南方除虫害、安抚蛮夷部落、上书摊丁入亩等政绩,实在太过于突出了。

&esp;&esp;属于已经证明过自己的能力,获得了百官认可的。

&esp;&esp;且他还天然拥有军方和勋贵的支持,摄政务就显得很正常了。

&esp;&esp;当然,在百官看来,此举更多是让太孙观政,并不会做出什么改变。

&esp;&esp;甚至很多人认为,这是陛下和太子在为太孙铺路。

&esp;&esp;要知道,国子监掌管天下学政,礼部掌管科举,是培养后备人才的地方。

&esp;&esp;太孙统摄两衙门,可以更好的聚拢人才,为将来打基础。

&esp;&esp;如果放在别的朝代,他们肯定不会这么想。

&esp;&esp;那些皇帝防太子和防贼一样,怎么可能会让继承人掌管后备官吏选拔。

&esp;&esp;但大明朝不一样,任谁都能看得出来,皇帝和太子那真的是父慈子孝的典范。

&esp;&esp;皇帝生怕太子能力不够威望不足,天天给他加担子。

&esp;&esp;太孙的情况也类似,早早就开始崭露头角。

&esp;&esp;现在为太孙铺路虽然早了点,可也完全符合皇帝和太子的行事风格。

&esp;&esp;然后,就有很多官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好好表现。

&esp;&esp;此时入了太孙的眼,那就是潜邸旧臣,将来必获重用啊。

&esp;&esp;蓝玉等坚定的太孙党,自然也是非常高兴。

&esp;&esp;纷纷放话出去,谁敢阳奉阴违糊弄太孙,他们就和谁没完。

&esp;&esp;陈景恪却比一般人知道的更多,当他看到这条任命,就知道朱元璋妥协了。

&esp;&esp;都不用想就知道,定然是因为朱雄英。

&esp;&esp;在这种事情上,谁说话都不好使,只有朱雄英才能让朱元璋去冒险。

&esp;&esp;此时他无比庆幸,还好自己一开始就抓住了朱雄英。

&esp;&esp;这些年又悉心教导,让他成了材,现在总算是有了成果。

&esp;&esp;-----------------

&esp;&esp;朱雄英上任后并没有直接就大动干戈,而先花时间全面了解了三衙的运作模式。

&esp;&esp;这让一众文臣更是喜上心头。

&esp;&esp;这是太孙谦恭礼贤下士的表现啊,我们就喜欢这样的君主。

&esp;&esp;之后朱雄英并未插手礼部和国子监的事务,而是先对鸿胪寺下了手。

&esp;&esp;他带人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宗藩规则。

&esp;&esp;说是宗藩规则,实际上就是外交准则。

&esp;&esp;在这里他将外国划分为两类五种。

&esp;&esp;第一类是藩属国,第一种是亲王藩属国,第二种是异姓藩属国。

&esp;&esp;第二类是没有建立宗藩关系的国家和势力。

&esp;&esp;一种是盟友,二种中立国,三种敌对国。

&esp;&esp;每一类国家的使节,在大明享受的待遇都是不同的。

&esp;&esp;但不管是哪一类使节,都不再拥有任何特权。

&esp;&esp;虽然朝廷律法上没有规定要优待番邦使节,但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类似的情况。

&esp;&esp;番邦使节就是拥有种种特权,很多蛮夷部落也是如此。

&esp;&esp;朱雄英将这些潜规则统统废除,将一切都摆到了台面上。

&esp;&esp;对此武将集团自然是支持的,我们在军事上打败了对手,结果人家的使节还要受优待,凭什么?

&esp;&esp;文官集团也同样是支持的。

&esp;&esp;很多人以为文官对内强硬,对外软弱卑躬屈膝。

&esp;&esp;事实上这是误解,儒家是最反对这种政策的。

&esp;&esp;不少大儒都曾公开抨击过这种情况。

&es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