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果不其然,会议结束后这些将领就给部下下令:
&esp;&esp;回家后必须将防疫知识告诉家里人,家中男丁全都要剃短发。
&esp;&esp;如果发现谁家没做到,回来重重处罚。
&esp;&esp;不光要教自己的家人,逢集市还要去集市上做宣传。
&esp;&esp;不过去集市上宣传比较麻烦,还有一定的危险性。
&esp;&esp;将会由总旗官负责组织。
&esp;&esp;总旗下辖五个小旗,共计五十人。
&esp;&esp;五十名训练有素的正规军,即便不允许穿甲回去,手中只有一杆长矛,也不是地方宗族能动的了的。
&esp;&esp;陈景恪虽然不喜欢这种强迫摊派,但也知道这是效率最高的办法。
&esp;&esp;况且很多时候革新必须强制推行,否则很容易陷入无休止内耗。
&esp;&esp;二十万将士,分批次离开洛阳返回各自的新家。
&esp;&esp;然后就是部分官吏和工匠。
&esp;&esp;很快整座工地就空了下来,只留下了一个千户所的人看守。
&esp;&esp;朱标是最后一批离开的,陈景恪和徐允恭也跟随他一起离开。
&esp;&esp;他们没有直接回应天,而是乘船进入了黄河新河道。
&esp;&esp;作为皇太子,朱标要趁这个机会,亲自巡视新河道。
&esp;&esp;李祺和白英早就得到消息,早早在新河堤入口处等待,朱橚和方孝孺也在。
&esp;&esp;众人登上船,白英负责介绍道:
&esp;&esp;“为了稳妥起见,新河道现在只引入了三分之二的水量。”
&esp;&esp;“还有三分之一的水量,继续沿着旧河道进入淮水。”
&esp;&esp;“等到河堤被水浸透,所有的隐患都排除,再将所有的水都引入新河道。”
&esp;&esp;“如此黄河改道工作就正式完成,旧河道就可以废弃了。”
&esp;&esp;李祺插话道:“旧河道也不是完全无用,可以缩窄河道,作为连通黄河和淮水的漕渠使用。”
&esp;&esp;朱标赞许的道:“李都尉倒是与景恪想到一起去了。”
&esp;&esp;“当初他设计黄河改道计划的时候,就曾经说过,可以将旧河道改造成漕渠。”
&esp;&esp;闻言,除了白英、徐允恭和李祺,其余人无不露出震惊之意。
&esp;&esp;什么意思?黄河改道计划是陈景恪提出来的?
&esp;&esp;朱橚震惊的道:“大哥,你说黄河改道计划是老师提出的?”
&esp;&esp;朱标笑道:“怎么样,没有想到吧?”
&esp;&esp;“景恪可不只是医术高明,他的本事大着呢。”
&esp;&esp;“有些事情现在还不方便让你们知道,你们只需要知道,他是我大明不可或缺的肱股之臣就可以了。”
&esp;&esp;朱橚不可思议的说道:“老师,你到底还有多少秘密啊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心下得意,面上装作淡定的道:
&esp;&esp;“一点小小的建议罢了,不值一提。”
&esp;&esp;“多赖陛下和殿下信任,才给了我这样的机会。”
&esp;&esp;方孝孺先是惊讶,然后露出释然之色。
&esp;&esp;确实,以陈景恪的才华,在宫里那么久岂能一点作为都没有。
&esp;&esp;虽然不知道他具体做了什么,但肯定不只是黄河改道这一件事情。
&esp;&esp;之所以没有传出风声,不过是陈景恪低调罢了。
&esp;&esp;而且一直以来困惑他的几个问题,也有了答案。
&esp;&esp;陈景恪身为太孙伴读,凭什么能随意离开皇宫?
&esp;&esp;还能组建算学小圈子,光明正大的拉帮结派?
&esp;&esp;凭什么敢不经皇帝允许,就擅自将头发给剃了,还要大张旗鼓的推广剃发。
&esp;&esp;又凭什么能得到魏国公的青睐……
&esp;&esp;总结起来就一句话,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对他另眼相看?
&esp;&esp;难道就因为他医术好?
&esp;&esp;现在终于知道原因了。
&esp;&esp;他还想起了另外
BL耽美